长山花园社区:倾情服务居民 共建幸福家园
两年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长山花园社区围绕服务居民这一重点工作,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拓展服务内涵和服务质量,让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幸福感持续提升。
长山花园社区工作人员热心记录解答居民诉求。张扬 摄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宽城区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视察时指出:“希望大家发挥主人翁精神,人人参与、形成合力,搞好为民服务各项工作,共同把家园建设得更加幸福美好。”
两年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长山花园社区围绕服务居民这一重点工作,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拓展服务内涵和服务质量,让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幸福感持续提升。
7月27日午后,记者在长山花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大厅看到,几位大爷大妈正在阅读报纸,偶尔闲聊几句;一些居民拿着存折在金融服务站查询余额……没事去社区、有事找社区,居民早已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
联合共建为居民解忧
7月27日15时许,“长九乐龄食堂”内香味扑鼻,炒菜师傅房桂香舀起一大勺西红柿炒鸡蛋到饭盒里,一旁的杨继红则将大西瓜去皮后切成小块,装盒盖盖儿。
“今天我去7号楼和3号楼。”
“行,那我还去昨天那家。”
房桂香和杨继红一边麻利地打包饭菜、水果,一边商量着谁去哪家、给谁送饭。
为独居老人和特殊群体送餐,这是长山花园社区提供的新服务。长九乐龄食堂是长山花园社区联合九台农商银行成立的,食堂每天提供两餐,每餐定价7元钱,解决特殊群体日常饮食需求,同时,从饮食安全、健康方面做好兜底保障,解决居民居家养老后顾之忧。
7月27日15时30分,房桂香提起两包晚餐准时前往黄新民家。接过热乎乎的饭菜和新鲜水果,老两口连连道谢。79岁的黄新民告诉记者,自从老伴得了脑血栓,生活起居全靠他照顾,做饭成了一大难题。好在有长九乐龄食堂,一天两顿饭,直接送到家。“这几天天热,他们不是送西瓜就是绿豆汤,头伏送饺子、二伏送面条,到啥时候送啥饭,顿顿不重样。”黄新民说他和老伴吃着特别可口。
从黄新民家出来后,房桂香又来到7号楼的蔡桂荣家。蔡桂荣是食堂的“老客户”了,她告诉记者:“过去是我们去社区食堂吃饭,从今年开始人家把饭菜直接送到家,他们受累了,我们方便了。”
助老服务精细到位
群众有呼声,社区有应声。针对社区60岁以上老人占18%,养老问题突出的实际,长山花园社区为辖区老人提供精细化服务。
除了上门送餐,长山花园社区还组建了养老服务队,成立了“康乐之家老年服务中心”,构建“十分钟助老服务圈”,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安装“电子保姆”,提供理发、洗澡、医药、家政等“十送”服务,通过为老服务专业化,逐渐形成平台、资源、服务共享的养老服务模式,老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提升。
联合辖区卫生所,长山花园社区将每月6日、16日、26日分别定为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指导日,开展“3·6健康指导”,组建慢病自我管理小组,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作为基础医疗档案存档,并形成病情跟踪记录,实现与大型医院资源共享,引导老年人实现由医养结合向康养结合转变。
75岁的孙淑清告诉记者,现在有啥小毛病,出门几步就能到卫生所,平时能体检,并随时测血压、量血糖,比去大医院方便多了。
长山花园社区还组织志愿者对独居、空巢老人进行包保定期探访,并开展敲门行动,陪老人聊天、帮老人收拾屋子、替老人跑腿代办,形成了爱老、助老、敬老良好氛围。
考虑到社区周边两公里内没有银行,长山花园社区联合吉林银行凯旋支行成立了社区金融服务站,方便老人使用存折和银行卡存钱、取钱。如今,长山花园社区金融服务站服务范围辐射周边多个小区,服务达万余人次,金额达2000万元。
全力守护居民安全
吃喝不用愁、健康有保障,在此基础上,长山花园社区还引入智能化设备,全方位守护居民安全。
走进长山花园社区,“智慧燃气报警器”的监控数据在大屏幕上实时显示。“我们辖区老年人多,忘性大,经常出现忘关火、烧干锅等事件,大屏幕上绿灯闪烁表示一切正常,黄灯表示出现了故障,红灯便开始报警,居民本人、子女、网格长都能收到提示,立即查看具体情况。”长山花园社区党委书记韩丽萍介绍,针对燃气安全,社区联合科技公司为居民安装了“智慧燃气报警器”,集燃气泄漏报警、亲属接收信息、社区获知信息于一体。目前,38次报警都得到及时解决,有效避免了居民生命财产损失。
不仅如此,长山花园社区还于2021年打造了单元微型消防站,在每栋楼的单元长家放置了水基灭火器,并在每个单元楼道安装烟感器。每栋楼的墙面上张贴灭火器材提示牌,明确标示灭火器的所在位置。
人人尽责幸福升级
为民服务的同时,长山花园社区党委还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目前,居民自发平整洼地500平方米、铺设方砖4000余块、种植花草4000余株,修缮了1处健身场地,150眼下水井每年清淘两次,安装了11栋45个单元防盗门,更换了223扇楼道塑钢窗,常年维修楼道声控灯。
此外,燃气、下水和供暖管网改造、规划停车位等一系列惠民工程也都有居民参与,居民在共同参与社区治理中主人翁意识空前高涨,“花园”正变身成为“幸福苑”。
长山花园社区党委第一书记吴亚琴表示,未来,社区还会继续努力为居民服务,在提升物质文明的同时,从精神层面更多地引导居民,跟上时代前进、国家发展的脚步。
没有“最后一公里” 只有“最美零距离”
社区工作连着千家万户,看起来的琐碎日常小事,却是实打实的民生大事。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长山花园社区,曾长达十多年没有物业管理,环境差、矛盾多、人心散。面对这种情况,长山花园社区党委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引导社区居民发扬主人翁精神,携手建成了远近闻名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成为近7000人的幸福家园。
特别是近两年,长山花园社区党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本着“居民就是我亲人”的服务理念,建立了金融服务站、成立了长九乐龄食堂、安装了智慧燃气报警器、打造了微型消防站……从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把桩桩件件的实事办在了居民的心坎上。
服务群众没有“最后一公里”,只有“最美零距离”。透视长山花园社区服务居民的做法,其秘诀就是“让最好的服务成为最好的治理”,不断升级服务内容,以精细化、精准化的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也正是这样的“零距离”服务式治理,让长山花园社区变成了环境优美、服务完善、管理有序、和谐幸福的花园式社区。(孙娇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