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

长春

首页  / 新闻 / 长春

抓审判 保稳定 护民生 促发展

为长春实现振兴发展率先突破贡献法院力量

——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精要

2022年,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坚持“1237”总体工作思路,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职责,战疫情、抓审判、保稳定、护民生、促发展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任贵利作法院工作报告。 孙建一 摄

阅读提示

2022年,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坚持“1237”总体工作思路,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职责,战疫情、抓审判、保稳定、护民生、促发展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87140件、办结181412件;其中市中院受理各类案件22042件、办结19587件。市中院审判质效排名全省中院第一。全市法院共有55个集体、152名干警受到中央、最高法院和省市表彰。

【关键词】切实扛起人民法院担当

镜头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仅用时150天实现长春互联网法庭、破产法庭、国际商事法庭、金融法庭全部落位并实体化运行。

新区法院仅用96个小时,将3000多公里外被执行人藏匿的19万余套汽车零配件执行到位。

亮点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两个确立”主题教育,精心组织系列活动159场次。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先后开展集中宣讲辅导、法官读书会等活动46场次,覆盖人员7800余人次。开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院长谈”官微专栏,班子成员深入基层、一线宣讲143场次。

圆满完成大要案审判任务。仅用69天建成全国一流的要案法庭综合体,精选业务骨干组成专案组,闭环办公93天,审阅卷宗1779册,撰写审理报告14535页737万字,逐案制定提审、开庭、宣判、应急处置等17套工作方案,形成16项标准化工作模板,为全国重大职务犯罪审判工作创造了长春模式,受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中央政法委、最高法院和省市委的充分肯定和表扬。

全力参与疫情防控。两级法院480名院庭长带领“法院突击队”逆行出征、对口支援;1661名干警主动请缨与全市干部群众并肩作战。妥善化解涉疫纠纷74件,从严从快惩处涉疫犯罪案件7件;出台《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为企业纾困解难十条措施》;净月法院、宽城法院2起案件入选全省法院涉新冠肺炎疫情典型案例。

扎实推进“五庭”建设。全力融入长春智慧法务区建设,聚焦“五庭一院”布局,仅用时150天实现长春互联网法庭、破产法庭、国际商事法庭、金融法庭全部落位并实体化运行,其中破产、国际商事、金融法庭均为东北地区首家。长春破产法庭打造“智慧破产”新模式,妥善审理案件266件。长春知识产权法庭工作迈上新台阶,持续深化知产案件繁简分流、多元解纷等机制创新,加大惩罚性赔偿适用力度,审结案件3417件,“皓月”商标权侵权案入选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

主动融入长春发展战略。围绕市委“六城联动”战略部署,持续提供全方位司法服务和保障。审执结合同、金融案件2334件。二道法院2起案件入选全省法院黑土地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审结涉新能源、新材料、节能减排等案件276件,审结环境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件8件。审结涉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种源等案件128件。审结住房按揭、教育培训和旅游休闲等案件6060件。审结涉数字出版、文旅文创、影视动漫等新兴文化业态案件198件。同时,积极开展“四个服务”“企业服务月”活动,审结买卖合同、股权转让等案件9170件,法治宣讲进企业257场,市中院优化营商法治环境经验做法入选全省法院改革精品案例。

【关键词】 全力护航平安长春建设

镜头 惩治犯罪 维护稳定

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打造全省首家劳动争议“三方六家”调处中心。

与相关部门建立22个“法院+”联动机制,调解成功率上升至90.24%,全市法院收案数同比下降28.01%。

亮点 维护社会稳定。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审结相关案件72件,追赃挽损1172万元。

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开展“百姓说事、法官说法”活动,“法官进网格”2235人次,打造无讼社区、无讼村屯82个。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开展“七走进”普法活动2116场,“百姓与法融媒体栏目”获评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

【关键词】 倾心守护幸福美好生活

镜头 人民至上 司法为民

开通一网通办、全域通办业务,网上立案30791件,跨域立案204件,线上开庭5492次。

榆树法院打造全省首家24小时自助法院,为老百姓提供全天候、“不打烊”诉讼服务。

亮点 全面贯彻实施民法典。妥善审理教育、医疗、住房、劳动争议等案件11194件。审结涉养老服务、赡养、抚养等纠纷1137件,发布《家庭教育令》3份;选派382名干警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开展农民工欠薪专项执行行动,到位金额1530.23万元。妥善化解网络消费纠纷等案件。

全域整合一站式诉讼服务。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实行接诉即答、接单即办,当场登记立案率98%,全市11家法院入围全省基层法院诉讼服务质效排名榜单前十。扎实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办理实事项目237项。

积极支持法治政府建设。深化府院联动,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化解争议226件,行政诉讼受案同比下降40.13%。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同比上升35.45%;行政机关败诉率同比下降40.15%,依法行政水平显著提升。

全力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执结案件60302件,执行到位金额166.14亿元,同比上升21.06%,长春执行质效排名全省第一。妥善执行非法集资、电信诈骗案件209件,为受害群众挽回损失3.84亿元。加大财产处置力度,在全省率先开展“夏拍”“冬拍”专项行动。坚持执行威慑与守信激励并重,全年纳入失信名单2214人;宽城法院发出全省首份《信用修复证明书》,全市法院为被执行人恢复信用374人次。

【关键词】 着力推进公正高效司法

镜头 改革驱动 科技赋能

深化执行机制改革,着力打造“一站式”运转高效的综合执行平台,市中院工作经验被最高法院采纳推广。

全市法院简易程序适用率上升2.51个百分点,民事案件平均办理天数同比提速8.1天。

亮点 持续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出台司法责任体系建设相关制度文件6项。打造审判管理“四统一”机制,加强审判运行态势分析,优化流程节点管控,全市法院各项质效指标稳步向好。

统筹推进诉讼制度改革。深化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市中院成立二审速裁庭,实行二审独任审理。

推动现代科技与审判工作深度融合。深化拓展智慧法院建设,实现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强化司法公开,在互联网公开裁判文书100803份、流程信息100794份、直播庭审13400场次,市中院司法透明度指数连续六年位列全国前十。

【关键词】 锻造忠诚干净担当队伍

镜头 强基赋能 从严治院

加强综合性、复合性、高层次人才培养,24名法官获评全省法院民商事审判领域业务骨干。

双阳法院奢岭法庭、公主岭法院环城法庭获评“全省法院示范人民法庭”称号。

亮点 提升能力素质。开展政治轮训45期,举办新法实施、实务难题等业务培训289期,培训干警19798人次。市中院成功中标最高法院年度重大研究课题,全市法院20个案例、18篇调研报告、14篇文书获评省级以上优秀成果。

夯实基层基础。基层法院共办结案件16.18万件,其中3家法院审判综合质效排名进入全省前十。49家人民法庭结案数占一审民商事案件的36.66%,83个巡回审判点累计审判831次。

从严正风肃纪。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引领计划,构建“6+N”责任体系,常态化开展审务督察和作风检查。持续推动“三个规定”记录全覆盖,严肃查处干警违纪违法行为,精准适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关键词】 切实改进长春法院工作

镜头 坚持党的领导 自觉接受监督

主动接受人大监督,邀请代表参加活动363人次。

办理代表委员提案3件。

亮点 牢牢坚持党的领导,主动向市委、上级法院报告重点工作、重要事项、重大案件112次。认真接受民主监督,持续加强与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沟通互动。依法接受检察监督,支持抗诉案件17件,邀请各级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监督案件25件,检察建议采纳率达到99.57%。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召开新闻发布会37场,邀请媒体记者参加活动516场次,陪审员参审案件4644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