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

长春

首页  / 新闻 / 长春

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依法能动履职 为长春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

——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精要

2022年,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认真执行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把服务保障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统筹服务发展和保障安全中依法能动履职,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李军作检察院工作报告。 孙建一 摄

阅读提示

2022年,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认真执行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把服务保障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统筹服务发展和保障安全中依法能动履职,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关键词】 强化党的绝对领导

镜头 筑牢政治忠诚

狠抓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落实,主动记录报告有关事项1404件。

亮点 坚决把准政治方向。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主动向市委、市委政法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围绕《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逐条逐项研究部署具体落实举措。

持续加强理论武装。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制度,组织全员政治轮训,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

全面从严管党治检。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持续整治顽瘴痼疾。对照中央巡视和最高检党组系统巡视指出的共性问题,一体抓实问题整改和系统治理、源头治理。

【关键词】 保持政治清醒

镜头 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对侵害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犯罪批捕1780人、起诉2569人。

亮点 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落实反有组织犯罪法,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统筹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对立面,依法不批捕3912人、不起诉2411人,不捕率和不诉率分别为48.94%和24.15%,同比均大幅上升。

合力营造廉洁政务环境。认真贯彻《关于加强和完善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意见(试行)》。

【关键词】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镜头 依法能动履职

发布疫情状态下提升司法办案质效的12条意见。

办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27件68人。

亮点 加强执法司法监督。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作用,监督立案71件,监督撤案110件。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民事、行政判决裁定依法提出抗诉,被法院采纳17件。深化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检察监督试点工作,发出检察建议169份。通过“派驻+巡回”方式监督刑事执行活动,纠正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案件336件。2份法律文书获评全国检察机关刑事检察优秀释法说理法律文书。

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助力联防联控、复工复产,捐赠物资价值140余万元。通过远程提讯、远程接访、云阅卷、闭环管理等非接触方式,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监督办案的影响。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实施助力复工复产“二十条意见”,作出“检察长十项公开承诺”。对企业通过各种渠道提出的涉检诉求,检察长亲自阅办。办理的非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员涉嫌经营类犯罪案件中,依法不批捕、不起诉、变更羁押强制措施、提出轻缓量刑建议共228件。依托长春智慧法务区,打造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研究实践基地,与市工商联、市税务局、市司法局等10部门共建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办理涉案企业合规案件21件,帮助健全完善企业管理制度45项。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全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情况的视察意见》,推进知识产权检察职能集中统一行使。

【关键词】 践行司法为民

镜头 纾解群众急难愁盼

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中,批捕28人、起诉30人,追赃挽损9500余万元。

将黑土地、古树名木保护作为重点,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案件235件。

亮点 以为民情怀办好民生案件。起诉涉电信诈骗等网络犯罪2583人。针对拍卖行业存在的对老年人实施合同诈骗的行为,向吉林省拍卖行业协会制发检察建议,促进行业自律。办理民事支持起诉案件66件。

以公开公信化解矛盾纠纷。规范听证程序,选聘330人组建16个听证员库,编撰《听证员工作指导手册》,组织公开听证770件次,以可感可触可信的方式化解纠纷。开展护航民生民利专项活动,综合运用检察建议、司法救助等措施,使123件行政争议案件跳出程序空转,得到实质性化解。

以融合履职呵护“春蕾”成长。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起诉216人。构建“四大检察”综合司法保护格局,推动监护监督、法治进校园、强制报告、入职查询、从业禁止、未成年人文身治理等取得实效。

以公益诉讼守护幸福长春。德惠市院督促履行环境保护监管职责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最高检指导性案例。对国有财产保护开展检察专项监督,朝阳区院依法督促行政机关完成征收配套费950余万元。主动对接市长公开电话等信息平台,充分评估行政公益诉讼线索,立案7件并推动全部解决。

【关键词】 狠抓自身建设

镜头 夯实检察事业根基

城郊院主导研发的减刑假释监督模型,在全国竞赛中获奖,应用该模型发现并办理监督线索7件,均得到法院采纳。

亮点 着力提升队伍素能。建立检察官、检察官助理和检察行政人员三类人才库。组织开展“十个系列精品案事例”评选,发挥典型案事例对监督办案的引领作用。编撰《基本制度汇编》《案件质量评价指标小红书》,为两级院办公办案提供规范指引。深化检校共建,两级院与7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邀请7名法学专家挂职副检察长,联合开展课题研究,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基地。

不断深化智慧检务。实施检察大数据战略,组建大数据应用实验室,为监督办案插上“科技翅膀”。建构专项监督模型13个,筛查出线索2200余条。

努力筑牢基层基础。常态化实施能动检察目标责任制管理,将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督导到位。持续推进“我为基层解难题”活动,找准制约基层发展的难点痛点,落实44项针对性举措。通过检察长包保、部门“点对点”指导、基层院之间结对帮扶等办法,推动相对薄弱院“脱薄争先”,相关经验做法被省检察院在全省推广。

自觉接受监督制约。主动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巩固拓展扫黑除恶成果专项视察等工作,积极配合市政协专题调研未成年人保护等工作,认真办理代表委员意见建议53条并及时反馈。尊重、支持律师依法履职,大力推行网上阅卷、异地阅卷。深化检务公开,邀请人民监督员监督办案活动356件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