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

长春

首页  / 新闻 / 长春

睡不着不一定是失眠

明明想早睡,躺在床上却迟迟睡不着,这一定是失眠吗?如何调整科学睡眠节律?日前,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长春市第六医院权威专家。该院心理一疗区主治医师杨金玉表示,经常出现延迟睡眠情况,很可能是患上了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

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是什么?杨金玉进一步解释说,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又叫睡眠时相延迟型昼夜节律睡眠障碍。是在24小时昼夜周期中,患者的主睡眠时间段出现了后移,通常超过两个小时,是一种延迟的晚睡和晚起的模式,而且不能在合理时间内入睡或者是起床。

该综合征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入睡晚、起床晚;睡眠时长和正常人相比几乎是相同的;患者有明显的入睡困难,但是一旦入睡,睡眠质量以及睡眠结果都没有明显的异常;在自己期望起床的时候不能起来;通过常规的方法不能使睡眠时间提前。

为什么会患上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杨金玉指出,睡眠时相延迟多在青少年和年轻人中出现。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与青春期相关的生理性昼夜节律延迟有关,多种生理性和社会性的因素都可能促发睡眠时相延迟。此外,夜间光照,如看手机,也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睡眠。

患上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对身体有一定的危害。如可以导致免疫力下降和亚健康,出现易疲劳、健忘、肥胖、皮肤状态差、经常感冒、胃肠不适等现象。严重的情况下,晚睡晚起可能会引起激素分泌和情绪变化,出现情绪低落、易发脾气、焦虑、抑郁等问题。另外,还会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针对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如何改善呢?杨金玉建议,要定时光照、运动,重置生物时钟;睡前减少在床上时间,固定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睡前不看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睡眠期间不使用小夜灯、床头灯;学会放松,比如腹式呼吸、肌肉放松训练、冥想或伸展活动;不论几点钟入睡,都要按时起床,并且做到白天不补觉。 (撰稿/周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