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域外人才扎根春城

​“我学的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向三家企业投递了求职简历,其中,长光卫星给出的近40万元年薪及提供的晋升渠道打动了我。”

上海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阳春时节,上海科创捷报频传——近日公布的2022年度中国十大科学进展,其中三项由上海科学家参与或主导;近三个月内“上海创造”的第三款国产1类创新药谷美替尼片获批上市;潘建伟院士领衔再次刷新量子通信一项世界纪录,实现百兆比特率的实时量子密钥分发,其中关键技术结合使用的正是上海科研团队新研制的核心器件……原始创新成果迭出的背后,是上海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上的持续发力。

做好“三篇大文章”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南关区探索基层治理“更优解”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

长春新区“项目为王” 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春城三月,乍暖还寒。肩负着振兴发展率先突破重要使命的长春新区处处孕育着勃勃生机。

张志军到市工商联及有关民营企业调研时强调:发展民营经济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17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志军到市工商联及有关民营企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深化大走访大调研,健全助企服务机制,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长春新区:322户“专精特新”企业是怎样炼成的?

近期,长春新区发布一组数据:全区已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22户,占全市32.8%,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3户,占省市比例分别为38.3%和57.5%。

中车长客: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加速“飞驰”

​新年伊始,“瑞雪迎春”冬奥列车服务北京冬奥会登榜“中国交通运输科技十大新闻”的好消息刚传来,由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新成果,又在中国中车管理创新成果评比中拔得头筹。春节刚过,备受鼓舞的中车长客人,又积极投身到忙碌有序的生产中……

市社保局编织惠民“大福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市社保局将进一步扩面提质,保障发放,实现“保量”更追求“保质”,办好惠民实事、利民好事,用实际行动编织惠民“大福袋”,让群众“表情包”幸福满满、暖意融融。

长春新区15条新政助企开好局“加速跑”

2023年已经开启,如何在新一年开好局、起好步,助力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加速跑”?长春新区以政策的“实”和“效”驱动经济发展的“稳”和“进”,推动企业利用政策“红利”转为发展动力,全力冲刺首季“开门红”。

吉林大华外贸收入同比增长23%

​​4日,东北工业集团吉林大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传出喜讯,2022年,公司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研制生产的汽车飞轮总成和齿圈产品分别实现出口274万套和163万套,外贸收入同比增长23%,创历史新高。

长春公交让市民幸福出行

“公交线延伸到家门口,实实在在解决了我们这一片儿居民的出行问题,真是太好了!”“我在净月高新区上班,快速公交77路开通后,节省的出行成本不是一星半点。”“现在的公交车宽敞干净,夏天有冷气,冬天有暖风。”……提起公交出行的变化,很多春城市民赞不绝口。

巧用“加减乘除”解开居民生活“幸福方程式”

将“加减乘除”这一基本的四则运算用在基层治理上,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家住亚泰桃花苑的居民王先生给了记者一个答案:“有了‘总关情’小区矛调室,邻里间有什么琐事摩擦都不发愁了,调解员会出面帮助我们进行调解,感觉邻里关系更近了,烦恼也少了。”原来,在小区调解员的帮助下,王先生近日与楼上邻居“握手言和”,并收到了400元漏水房屋维修金。

秸秆做“被子” 耕地更“有劲”

从最初的不足1万亩,发展到今年的1090万亩,保护性耕作这一绿色可持续种植方式的推广应用,破解了黑土地丰产“密码”。

南关区曙光街道:“党建圈”带动“生活圈”共绘“同心圆”

在推进“幸福小区”创建中,曙光街道党工委坚持以党建引领小区治理,遵循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激活基层“红色细胞”。街道通过组建5支红色管家服务队,不定期开展垃圾清运、义务清雪、电器维修等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小区治理从“管理式”向“管家式”转变。如今,在党员志愿者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到志愿服务中,真正实现了“党建圈”建设带动群众“生活圈”建设。

“社区就是居民放心安心的幸福港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增强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谈起党的二十大精神,樊晨颇有感触:“我们要充分发挥社区党委凝心聚力的作用,把社区居民紧紧团结在一起,努力让居民生活更幸福、日子更红火。”

“工驿站”成户外劳动者幸福之“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立足“服务群众”专项行动,全市各级工会组织一方面对原有户外劳动者服务站整合升级,一方面挖掘更多共建主体加入服务站建设中。2022年,全市新建服务站70个。

经开区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2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南昌年会上,公布了国家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名单,长春经开区等8家单位名列其中。

我市文旅经济稳步提升

推出精品旅游线路、举办2022长春消夏艺术节、开展5大板块146项文旅活动、举办长春夜间百佳文旅消费好去处评选……今年年初以来,市文广旅局从产品、消费、服务、营销、政策等多维度,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创新特色品牌,延展消费链条,有效促进文旅经济稳步提升。今年1至8月,市规上文化艺术业和文化娱乐业(市文广旅局承担部分)营业收入同比恢复86.54%,比预期目标高出8.54个百分点;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接待游客同比恢复91.88%,营业收入同比恢复72.95%。

潘太刚田里“淘金”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这段话让潘太刚深受鼓舞,干起来也更有方向。这几年,潘太刚依托农安县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开展绿色种植、农田改良、产品溯源、渔业综合种养等。

长春工业:韧性强 活力足 潜力大

量质齐头并进,工业经济提振发力。在我市经济大盘中,工业“压舱石”进一步稳固。

以社区党组织为“圆心”、小区物业为“半径”、服务群众为“周长”——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圈”

“房姨,您家也搬回来了?” “是呀!咱们小区现在环境越来越好了,业余活动也多了,听说今冬暖气烧得也好,我常看老街坊邻居的朋友圈,羡慕得不得了。”

守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

记录基层一线的鲜活故事,直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长春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火热场面,展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在党的二十大精神鼓舞下推动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充分展现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长春大地落地生根的巨大力量和厚重收获。

制作单位:长春新闻网
地址:长春市新民大街1002号  邮编:130021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复制  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