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夏,漫步在位于“大别川百里生态画廊”沿线的湖北罗田县付家庙村,目之所及,有溪水潺潺,水清鱼跃;有果树青青,屋舍错落;有雄鹰盘旋,远山含黛。
“2010年嫁到这里时,工厂很少。这几年厂子多了,我不仅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还能照顾老人小孩,生活越来越安稳。”在水口口岸的带动下,广西崇左市龙州县边贸加工业蓬勃发展,水口镇的郭凤娥走进工厂成了一名工人。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吃水不忘掘井人。我们绝不能忘记革命先烈,绝不能忘记老区人民,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发生重大变革。
“1936年10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一、二方面军在这里胜利会师……会师部队在将台堡东侧广场举行了规模盛大的联欢会,欢庆长征的伟大胜利。”
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的木兰溪曾经水患严重,20多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指挥推动木兰溪流域治理,木兰溪也成为了全国第一条全流域系统治理的河流。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广大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木兰溪再次迎来绿色之变,昔日水患之河如今已成为造福人民的生态之河、发展之河。
产业集群能够促进专业化分工和创新资源汇聚,是我国建设制造强国、促进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重要路径。今年以来,我国加速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了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服务业规模日益壮大,质量效益大幅提升,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涌现,人民群众幸福感持续增强,市场信心不断提振。
能让110个“全球第一”汇聚一地,“秘诀”何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奋斗的基点是自力更生,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不断突破,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我国国情水情,他指出,水安全是涉及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全党要大力增强水忧患意识、水危机意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解决好水安全问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统筹推进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
“在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上有哪些做法?地方政府如何避免履行合同不及时、不到位引发民事纠纷……”江苏省邳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述法专题会场上,4名乡镇和职能部门“一把手”接受质询、测评。现场作答不遮不掩,流程规范、形式明确。
面对多年罕见的能源紧张,2021年山西原煤产量再创新高,较上年增产1.3亿吨。煤炭产量大幅增加,山西发展的含“绿”量有何变化?近日新华社记者在山西省部分产业园区进行探访。
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办好学前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在“公平普惠”的道路上阔步前进,稳步迈向“幼有所育”的目标。
康复是残疾人最迫切的期望,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是残疾人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青海素有“中华水塔、亚洲水塔”美誉,坚守在这里的一线生态工作者们,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开展生态巡护,监测保护野生动物。在地广人稀、高寒缺氧的三江源,他们“点成线、网成面”,守护万物生灵,保护美丽家园。
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不信蓝天唤不回。河北省制定实施大气环境污染治理“1+18”系列政策和行动方案、深入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十条措施,以最严格的制度、最刚性的约束,奋力治本攻坚。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柳州工业声名鹊起,但生态环境恶化,被称为“酸雨之都”。有切肤之痛的柳州,提出打造“21世纪现代山水工业城市”。559家“散乱污”企业全部完成整治,40家重点行业企业完成清洁化改造。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了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
2021年10月,我国宣布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标志着国家公园重大制度创新落地生根。三江源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是我国重要的淡水供给地。
有关数据显示,梵净山繁衍着7100多种野生植物和动物,是亚热带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栖息地,空气中富含负氧离子,是“天然氧吧”。拥有良好生态的梵净山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2018年7月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吴赞平是会泽新城妇联项目点的社工,去年开始在安置区做群众的融入发展工作。在刚过去的寒假,她和8名大学生志愿者为40多名搬迁家庭的孩子定制了“专属课程”。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2021年以来按照就近、普惠原则建设养老服务中心,并同步组建“红辉暖心”志愿服务队,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医等爱心志愿服务。如今,在日照市岚山区,60周岁以上的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暖胃更暖心的服务。
每年开春,正是咖啡采收忙碌的时期。近日,在云南省宁洱县把边江畔,咖农们采果、脱壳、晾晒,一派忙碌景象。这里的咖农紧抓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咖啡产业,收获着一袋又一袋的“金豆豆”。
2022年,锚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加快强筋壮骨,不断铸就发展引擎。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广大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精神感召下,从伟大胜利中不断汲取前行力量,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建功立业。
这十年,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成就有多斐然?宏大的叙事,却可以从数字不断上涨的工资单、限制越来越少的负面清单、进口商品越来越多的货架、越来越大的“朋友圈”、开启频率越来越低的空气净化器等诸多具象中找到答案。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只要14亿多中国人民始终手拉着手一起向未来,只要95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心连着心一起向未来,我们就一定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
宁夏永宁县闽宁镇位于银川市南端、贺兰山东麓,全镇共计6个行政村6.6万人。这样一个小镇,20多年前与千里之外的福建结下不解之缘,因移民而建、因扶贫而兴,如今已是中国减贫史上的地标,积累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可推广、可复制的一系列宝贵经验。
早在2012年,乌兰察布市就针对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人数多、农村留守老人多、贫困老人多的现象,探索建设农村互助幸福院。经过10年发展,乌兰察布市共建成农村牧区互助幸福院472处,入住老人4万余人,有效解决了农村牧区有生活能力但无劳动能力的老年人集中养老问题。
无障碍设施建设,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近年来,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快速发展。而即将在北京召开的冬残奥会不仅推动北京、张家口等举办地无障碍建设水平大幅提升,还影响带动各地无障碍环境建设高质量发展。
以立春为起始,一句“一起向未来”的热诚邀约,正在中国搭建的冬奥舞台上变为现实;一场属于全世界的体育盛会,已在“双奥之城”北京华丽绽放。
从今日起,《经济日报》推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专栏和特别报道,报道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奋进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热切期盼,进一步凝聚万众一心的伟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数据显示,我国已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人,冰雪运动成为大众生活新风尚。这也成为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康素质提升的最好注脚。
2月15日,中国小将苏翊鸣在北京首钢滑雪大跳台一飞冲天,17岁的矫健身影映照在首钢工业园已停用的大烟囱和冷却塔上。冬奥健儿在曾经的钢铁厂上空竞技,有外国运动员感叹:这是最酷的赛场。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工作,谋划、推动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
14年前,凭借一届夏季奥运会,北京这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都,在全世界的目光中献上一场无与伦比的体育盛宴;14年后的今天,同样是北京,冬奥之火熊熊燃烧,这片来自东方的沃土再次与奥林匹克深情相拥,让世界为之瞩目!
冬奥会尚未结束,但中国代表团本届冬奥会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已创历史新高。赛场上,运动员闪耀世界舞台。